根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規定,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2023.03.15利用網絡進行非法集資和詐騙活動集中歸納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是投資極具誘惑性。從事此類網絡集資、傳銷的公司,往往聲稱自己為國際知名跨國公司或其分支機構,同時,宣稱其經營項目為能源開發、黃金期貨、外匯交易等高收益高風險項目,且公司擁有專業投資團隊可有效降低風險。此類活動一般投資金額小,往往以100美元為一個投資單位甚至更少,最高也不過5000美元左右;回報高,回報率一般在每日1%-3%不等,年回報率可達到200%-500%,有的甚至高達1000%,而發展下線與出售股票收益則可能更高;周期短,按天返利的機制,可以使投資者在幾十天內便可收回投資。
2023.02.14(一)農業領域非法集資活動有什么特征? 涉農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農業政策,以發展現代農業生產,推動特種農產品開發等名義,欺瞞群眾、騙取資金、違法犯罪。其主要特征包括: 一是未經依法批準。非法集資活動通常都沒有得到監管部門的依法批準,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同時,還采用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的違法犯罪實質。如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以最大限度地騙取群眾資金。 二是虛構產業鏈條。農業領域特別是種養業的非法集資通常都會利用群眾對某個行業比較陌生的特點,編織關于產品、市場、高科技等各個方面的謊言,虛構一個高收入、高盈利的產業鏈條。例如借獺兔代養、銀狐養殖、蘆薈種植、百合花種植等特種農產品種養的名義,以普通群眾很少接觸的產業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 三是承諾高額回報。涉農非法集資通常都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代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代管代養代銷的方式吸收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以后給予現金回報。
2023.02.14一、非法集資活動有哪些常見種類和形式? 非法集資活動涉及內容廣,表現形式多樣。從目前案發情況看,主要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等四大類,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形式:(1)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2)以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3)通過認領股份、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4)通過會員卡、會員證、席位證、優惠卡、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5)以商品銷售與返租、回購與轉讓、發展會員、商家加盟與“快速積分法”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6)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者地下錢莊進行非法集資;(7)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構造的“虛擬”產品,如“電子商鋪”、“電子百貨”投資委托經營、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8)對物業、地產等資產進行等份分割,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9)以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10)利用傳銷或
2023.02.14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系統闡述了公平競爭制度邏輯架構,強調“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
2022.11.17